学生活动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剖析

发布时间:2014-09-11访问次数:244

摘要: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的个案不断增多,2003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二女生“鸽子”从宿舍楼9层一跃而下;200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名男生从第4教学楼6层跳下;2004年3月3日,北京林业大学一名女研究生在宿舍上吊自杀……而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更使得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广泛高度的关注。本文将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诸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最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建议,希冀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 心理健康 防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可见,健康既包括长期以来为人们更多关注的生理健康,也包括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心理健康的标准。例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并提出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不脱离显示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9)能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作适当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未来新人类”才是心理健康的人,认为“未来新人类”具有以下优秀特点:(1)具有开朗、开放的人生态度;(2)不重视物质的享受,而重视生命的过程;(3)渴望人生能达到宁静致远,生活力求平衡与和谐;(4)为人随和;(5)渴望成为整合的人;(6)自我接纳和自我认识;(7)以问题为中心;(8)有超然脱俗的本质和静居独处的需要;(9)有自治力,不受文化背景和周围环境影响;(10)民主的性格;(11)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12)富有创造力。台湾黄坚厚提出心理健康有四项标准:(1)乐于工作;(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3)对自身有适当的了解;(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北京师范大学孟庆茂等人从评价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结构由6个因素构成,分别是目标实施(方向感);成功体验(自我激励);自我认可;合作(同理心);人际知觉(环境利用);自主性。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重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总之,心理健康要求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具体到当代大学生可以得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 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北京邮电学院校医院的分析调查表明,5年中大学生的精神病、神经症、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从1980年的0.13%增加到1986年的4.03%。
2001年协会在北京市教工委支持下完成的,对首都6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测试显示,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比例为3%至5%左右。
  2002年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显示:我国大学生中16.O%至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
  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此外,专家估计中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
当然,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稳定的情绪,学习上乐观自信,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地增加中,而这无疑小到对学生本人、家庭,大到学校教育、国家建设等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常常被形容为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作为学生从中学到社会的一个过渡,大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容易表现为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具体如下:
(1)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在未上大学前,大多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备受学校和同学的关注,因而往往表现为比较自负要强,自尊心强,而大学把这些“佼佼者”聚集到了一起,每个人都发光闪亮,每个人都发现自己的光芒不再独一无二,于是注目消失了,优越感也随之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
(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等于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偏面的观念,甚至有不少家长以考上大学就能想玩就玩,想看电视就看电视,作为鼓励自己子女努力学习的激励措施。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忽然发现原来并不是那么回事,考试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就业的压力更是令人担心,考上大学同样要担心考不及格留级,同样要面临有可能的失业。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措手不及而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3)自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目前的大学生大半是出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在家里“三千宠爱集一身”。在大学里,要四个人,甚至八个人一起挤集体宿舍,如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同学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又一难题。
(4)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一堂课讲十几、二十页,完全靠自己课外自习的学习方式很不习惯,导致课业的落后,从而使原本强烈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对自己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就凸现出来,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更为敏感,心理问题也相对要更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性器官的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青年因一时冲动,或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4.自我定位的迷惑
  大学生在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的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避免和防御
  专家声称,大学生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针对以上所提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进行避免和有效引导势在必行。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把心理素质教育列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指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并把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作为具体的规格要求。同时,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作为高等学校德育内容之一。学校应该严格按照大纲中的要求,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如利用校园的广播、网页、宣传栏或者通过开展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活动,特别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教育,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在自我调节无效的情况下应主动寻求帮助。
  2.心理健康咨询体系的建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高校内建立心理咨询点,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或者心理医生,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的进行个别咨询。另外,也可以聘请心理专家作为学校的心理咨询顾问。一方面可以不定期请专家来校举行心理知识讲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辅导增强心理辅导人员的业务水平。
  3.建立大学生心理统一档案
  为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定期通过心理测量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记录在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孟庆茂,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36-39。
[2]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4):481。
[3]孟庆茂,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研究[Z]。
[4]林丰勋,孟庆茂,教育理论与实践。培养人事智能,增强心理免疫力,第24卷第2期P59-63。